家教資訊
聯系方式
聯系人:婁經理
電話:0733-7672288
郵箱:szstarcom@sina.com
管理信息系統概述知識題 |
第1章信息系統概述1.信息和信息系統(識記)1.1信息化的含義2004-4-11信息化的實質是使信息——這一社會的主導資源充分發揮作用,推廣信息技術是手段,真正利用信息是目的,信息化則是實現目的的過程。 1.2信息和數據的定義數據:記錄下來可以被鑒別的符號,它本身并沒有意義。 信息:對數據的解釋,數據經過處理仍然是數據,只有經過解釋才有意義,才成為信息。 1.3信息的特性客觀性、時效性、不完全性、價值性、等級性(戰略級、策略級、作業級)1.4系統和信息系統的概述系統: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對一群單元做出有規律的安排,使之成為一個相關聯的整體。 信息系統:是一個人造系統,它由人、計算機硬件、軟件和數據資源組成,目的是及時、正確的收集、加工、存儲、傳遞和提供決策所需的信息,實現組織中各項活動的管理、調節和控制。 信息系統包括:信息處理系統、信息傳輸系統1.5信息系統的類型作業信息系統:由業務處理系統、過程控制系統和辦公室自動化系統三部分組成。 管理信息系統:包括信息報告系統、決策支持系統、經理信息系統。 2.管理與決策(識記)2.1管理的概念管理:是人們共同勞動的需要,是為了達到一定目標而采用各種形式、方法、手段對人、財、物等進行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 “管理的任務在于能通過制訂和實施組織的目標,取得良好的業績于效益?!?br /> 2.2管理的四大基本職能:計劃職能、組織職能、領導職能、控制職能2.3管理系統的三個層次:戰略管理、管理控制、作業管理2.4決策的定義:決策:是人們為達到一定目的而進行的有意識、有選擇的活動2.5決策過程的四個階段:情報活動階段、設計活動階段、選擇活動階段、實施活動階段2.6決策科學化的發展方向1) 用信息系統支持和輔助決策2) 定性決策向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決策發展3) 單目標決策向多目標綜合決策發展4) 戰略決策向更遠的未來決策發展2.7不同管理層次的不同結構化程度的決策問題1) 結構化決策問題:簡單、直接,有固定規律可循,能用明確的語言和模型加以描述,可依據一定的通用模型和決策規則實現其決策過程的基本自動化;2) 非結構化決策問題:復雜、沒有固定規律可循,沒有固定的決策規則和通用模型可依,決策者的主管行為對各階段的決策效果有相當影響;3) 半結構化決策問題:介于上述兩者之間,無法確定最優方案。 2.8不同類型的決策問題對信息的不同需求1) 結構化決策問題:所需信息往往是統計性的,大部分數據來自組織內部,且有教高精度;2) 非結構化決策問題:所需信息一般是預測性的,而且大部分來自外界,不具有詳盡的內容和高度的結構。 2.9人在信息處理上的重要作用1) 能夠根據經驗和大量知識進行模糊推理;2) 善于處理各種與人有關的問題。 3.信息系統對管理職能的支持(識記)3.1說明信息系統在哪些方面支持計劃職能1) 支持統計分析工作;2) 支持預測;3) 支持計劃編制中的反復試算工作;4) 支持計劃數據的存??;5) 支持計劃的優化。 3.2預測的概念以及它與計劃的關系預測:預測是計劃的基礎,是對未來狀況作出估計的專門技術,其基本原理是在于通過各種定性、定量方法對數據進行分析,發現事物發展過程中各種因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的規律性。 預測是計劃的基礎。 3.3編制計劃使用計算機的重要性如果沒有計算機的支持,不僅工作量大,而且會影響編制計劃人員對從事計劃工作的積極性。 3.4舉出信息系統支持計劃優化的例子如:在現有的設備條件下,如何搭配生產的產品品種數量才能獲得最大的利潤(線性規劃問題)。 3.5信息系統支持組織職能的內容人力資源組織方面:崗位管理子系統、人才信息子系統、人員培訓子系統、招工和分配子系統等;工作組織方面:主要是明確組織流程。 3.6舉出信息系統支持企業業務流程重組的例子如:將企業的各項管理工作經過業務流程重組,實現各項業務都對數據庫操作的協同處理,消除單據傳遞的延遲,大大提高整個作業過程的效率。 3.7支持領導職能得到幾種信息系統的特點決策支持系統:通過數據、模型和良好的界面支持半結構和非結構化的決策;經理支持系統:主要針對高級管理人員的信息需求,輔助企業領導對非結構化問題進行決策,經理可依獲得大量的尾部數據。 3.8舉出信息系統在企業管理的三個層次上支持管理控制的例子1) 支持作業控制,如:庫存控制方面、財務控制方面等;2) 支持管理層次上的控制,如:生產計劃與實施結果的對比報告等;3) 支持戰略計劃和控制,如:分析歷史數據,對未來能力進行預測等。 4.信息系統的發展階段(識記)4.1信息系統的各個發展階段1) 電子數據處理系統(1953~1960)2) 信息報告系統(1961~1970)3) 決策支持系統(DSS)(1970~1980)4) 信息系統的進一步發展4.2信息報告系統的特點和種類特點:按事先規定的要求提供管理報告,用來支持決策制訂。還不能有效的支持決策,不能稱作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統。 種類:生產報告系統、服務狀態報告系統、研究狀態報告系統。 4.3早期管理信息系統失敗的原因并非由于系統不能提供信息,是由于當時的管理信息系統提供的很多信息都不是經理決策所需要的。 第2章數據組織和數據處理1.數據處理的概念(識記)1.1數據處理的目的1) 把數據轉換成便于觀察分析、傳送或進一步處理的形式;2) 把數據加工成對正確決策有用的數據;3) 把數據編輯后存儲起來,供以后取用。 1.2數據處理的基本內容數據收集、數據轉換、數據的篩選分組和排序、數據的組織、數據的運算、數據存儲、數據檢索、數據的輸出。 2.數據組織的概念(簡單應用)2.1數據結構的兩種形式外存結構、內存結構2.2數據組織的四個層次數據項、記錄、文件、數據庫2.3數據項、記錄、鑒別鍵、文件、數據庫等概念數據項:是描述一個數據處理對象的某些屬性的。與字段的概念相對應。 記錄:是與一個公共標志有關的數據項的集合。 主鍵:是用來唯一地標志一個記錄的標示符。 鑒別鍵:主鍵與副鍵的統稱,其功能是用來鑒別和搜索記錄。 文件:為了某一特定的目的而形成的相關記錄的集合。(如:輸入文件、報告文件)數據庫:是數據組織層次中目前已達到的最高級別。 2.4數據外存儲介質的構造磁帶:是一條涂有磁性材料的塑料帶,上面有多條平行的磁道,上面每個磁點代表一個二進位。 磁盤:柱面×磁道×扇區3.數據的物理組織和邏輯組織(簡單應用)3.1邏輯記錄和物理記錄的概念和它們的區別邏輯記錄:是數據在用戶或應用程序員面前呈現的方式,即用戶對數據的標示方式。 物理記錄:是與邏輯記錄怎樣具體地存儲到外存上有關的。 3.2數據物理組織的兩種基本形式及其特點1) 順序的數據組織2) 直接的數據組織3.3數據邏輯組織的概念數據的邏輯組織:指的是對相關記錄進行邏輯上的編排。 |
信息編輯:桂林新典家教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更新時間:2012/04/05 字號:大 中 小 |
上一條:"民法學"串講資料 | 下一條:暫時沒有! |